news and blog
公司新闻与行业动态
WRITING TO THE CUSTOMER A SATISFACTORY ANSWER
全站搜索
news and blog
WRITING TO THE CUSTOMER A SATISFACTORY ANSWER
河北智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自主研发的智能化钢筋加工设备为核心,推动高铁梁场生产迈向全流程数字化与精益化。除广受关注的高铁大箱梁定位网焊接工作站外,公司在磁吸上料技术、T型梁智能产线等领域实现技术跨越式突破。以下从两大核心设备切入,解读智能钢筋装备如何颠覆传统施工模式。
一、磁吸上料智能钢筋四机头工作站:全链无人化,效率跃升200%
该设备通过四仓磁吸上料系统,实现了直条钢筋从“上料→切断→弯曲→码垛”全流程无人化操作,单班产能达50吨/9小时,较传统弯曲中心(30吨)和人工产线(15吨)分别提升66%与233%。
技术亮点:
多机头协同:四机头移动弯曲技术同步作业,单次可弯曲4根6-10mm钢筋,弯曲速度提升至960°/秒;
精度保障:机械手伺服定位误差±1mm,尺寸合格率达99.9%;
成本优势:加工人工成本低至6元/吨,较传统产线(100元/吨)节省94%。
数据显示,配置该设备的产线每年可减少人工费用86.4万元,并消除人工搬运导致的返工损耗,材料利用率提升8%。
二、AIoT赋能的智能T梁生产线:24天工期压缩至5天
针对公路T梁的复杂结构,河北智建推出首条集成数字孪生技术的智能化产线,实现三大核心突破:
底腹板一笔成型系统:
机器人完成调直、切割、焊接全流程,工序自动化率超90%,单日产能达3-4片T梁(传统工艺需7-13天/片);
AI视觉焊缝检测实现缺陷漏检率<0.1%,较人工质检效率提升40倍。
顶板钢筋笼智能产线:
调直、折弯、焊接一体化设计,单人操作即可日产3套顶板笼筋;
通过算法优化钢筋排布,原材料损耗降低8%。
能耗与环保升级:
高频变频振捣技术使混凝土密实度达98.5%,T梁尺寸精度稳定在±0.5mm;
产线全生命周期维护成本降低35%,碳排放减少22%。
产学研协同,专利技术攻克行业痛点
依托与河北工程大学的深度合作,公司累计获得21项国家专利,攻克多规格网片柔性切换、大曲率钢筋连续折弯等难题。在邯郸市“钢筋制品智能化加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支持下,团队开发出国内首套无模具定位网自适应焊接算法,可实时响应100种以上网片规格变化,切换时间缩短至10秒,填补了渐变尺寸网焊设备的国内空白。
从磁吸四机头的吨级效能飙升,到T梁产线的毫米级精度控制,河北智建的创新实践印证了智能装备对高铁建设的深层变革。据测算,全面应用此类设备可使综合施工效率提升3-5倍,人力依赖减少80%,为“交通强国”战略提供坚实的技术底座。未来,随着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钢筋工程或将迈入全自主决策的“黑灯工厂”时代。二次搬运损耗15%。
碳减排贡献:电能优化系统降低能耗22%,焊接烟尘净化率超99%(对比传统开放式作业)。
智造赋能基建未来
河北智建的智能钢筋设备已在武合高铁、汕漳高铁等40余个工程落地,推动高铁梁场单日产能突破3-4片(传统1片/日)。随着钢筋加工迈入全流程无人化时代,国产技术的系统性创新将持续改写基建效率
提交咨询信息
咨询热线:0731-1234567
我们收到后将会在24小时内回复您